首先,该公司曾与恒瑞医药同名
2000年7月25日,海正药业进入资本市场,市盈率为40.79倍,市值40.97亿,股票代码为600267.同年10月18日,恒瑞药业进入资本市场。上市,市盈率为31.4倍,市值为36.8亿。代码600276.类似的股票代码用于市场比较两者。资本市场对海正药业更为乐观,因为海正的业务主要是出口导向,加入WTO后,恒瑞的创新能力薄弱,其能力在于国际制药企业的竞争,更不用说发展,生存是一个问题。
从2000年到2004年,海正略显优势的抗肿瘤药物和抗感染药物并没有恒瑞那么大,但它们并没有被淘汰。加上上海的抗寄生虫和心血管药物,体积超过1亿,海正一般占主导地位。 2005年,化工原料行业进入低利润时代,原材料,能源成本大幅上涨,但原料药市场竞争加剧,海正的净利润受到束缚。恒瑞主动放弃了低附加值的医药包装材料和仿制药产品。虽然营业收入没有变化,但净利润却大幅增加。真正的转折点是在2006年,当上游成本上升,药品总价格下跌时,海正的净利润减少了三分之一,但恒瑞坚持制作大品种,同时专注于学术推广和游戏。创新品牌,如目前的20亿大品种阿帕替尼正式宣告临床。
该模式决定成败。自2006年以来,海正的研发投入也很高,但主要集中在降低成本,而恒瑞主要专注于新药研发。虽然自2011年以来,海正提出了制剂,生物制药和创新药物的转型,研发投入始终处于行业的前沿。然而,由于其眉毛和胡须的策略,不像恒瑞,它专注于抗肿瘤和麻醉,管理是混乱和低效的。虽然已经担任董事长27年的白先生一直领导海正前进,但在去年11月白先生突然辞职后,股价转高并几乎达到涨停,表明不满老股东。
其次,公司的股价现在在哪里?
首先,我们认为海正制药被低估了。虽然距离恒瑞医药很远,但该公司目前的业务规模远远大于目前的市场价值。其次,我们认为公司的内部和外部条件逐步好转,促使公司跨越拐点并将其修复到合理的估值。简而言之,海正药业是一家有着巨大期望的公司。
海正药业被低估了。
(1)生物制药业务:海正生物是国内最早开展生物制药研发的公司之一。目前,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,一部分是海曙药业的胰岛素药。目前,该公司计划转让旧股并增加资本。此外,该公司的adalimumab生物制药类似物(原药)每年销售近200亿美元)已经申报生产并进入优先审核,并可能在今年上半年获批准上市。此外,该公司还在临床阶段拥有多种生物创新药物和类似物。我们参考富宏翰林的产品线和估值系统,并认为生物制药业务的估值为80-10亿。
(2)浩辉药业:2017年底,辉瑞将海正辉瑞49%的股权转让给高淳资本,海正汇瑞更名为汇辉药业。汇辉药业是一家销售几乎所有海正的销售公司。所有化学药品和7个品种的辉瑞。通过公司年报,我们估计2018年公司自有品种的净利润约为3亿元人民币,辉瑞产品的净利润约为3.8亿元人民币。我们自己的品种价值是仿制药价值的15倍,价值45亿元。我们代表辉瑞产品的估值为香港股票CSO康哲药业的10倍。 38亿元的价值应该是83亿元,再乘以51%的股权,2018年的估值为42亿元。 2019年的概率将增加20%,估值为5 b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