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2018年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-1.8%,前值3.6%。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增速2015年12月以来首次负增长。
2016年开始的工业企业利润上行与供给侧改革密切相关,工业企业利润在2016年开始增速转正且快速提高,与PPI同比由负转正并飙涨一致。
2017年以来,PPI增速见顶,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同时见顶,并且之后开始一路下行,表明价格因素是导致工业企业利润大幅波动的重要因素。
2017年下半年以来,黑色系商品价格见顶,同比增速开始下行,但同期原油价格同比仍在快速上行,石油行业成为2018年支撑中国企业利润的重要支柱。
2018年10月以来,原油价格开始暴跌,布油价格同比已经由+50%下降至-20%,加剧了PPI的下行。
从基数效应看,由于2017年9月-2018年9月原油价格持续上行,意味着如果原油价格维持目前的低位,则原油价格同比会持续下降至-40%,这将与2014-2015年的价格跌幅相当,当时也是工业企业利润下滑最大的时期。
工业企业利润下行与工业增加值的持续下滑一致,反应了经济基本面的下行压力持续加大,即工业利润下滑不仅仅是价格因素,同样也有数量因素。从领先性来看,过去两者基本是同步指标,而2016年以来则出现了工业企业利润有一定的领先性,可能因为此轮经济周期与价格的相关性更大,即价格主导而非数量推动。
从结构上看,国有企业利润下滑速度较快,2017年国有企业利润增速45%,2018年1-11月仅为16%,而集体企业则是从-8.5%提高到4.6%,股份制由23%下降至16%,表明此轮利润下滑主要与国有企业有关。
2016-2018年,国有企业利润增速很高,再之前则是2014-2015年的利润增速很低,表明国有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上游行业。随着工业品价格的回落,特别是价格同比回落几成必然,国有企业利润增速将进一步下行。
我们认为,2019年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将进一步下行,主要因为价格同比的滞后性和高基数效应,以及经济转型的长期化。